close
這篇文章純粹是我個人的觀點. 由於以前長年居住於西方國家,耳儒目染之下,
觀念相對於比較洋派. 嗯~如果比較無法接受西方思想的朋友,可能就別看這篇
了吧! 要不然,可能會火冒三丈喔!
 
對於養兒育女方面,在西方人來說,是沒有所謂的「傳宗接代」和「孝道」這兩回事. 
在孩子18歲以前,西方父母撫養孩子是因為孩子沒有獨自謀生的能力,這是一種責
任,他們也不強求任何回報. 18歲之後,孩子的生活必須他們自己全部負責,父
母就不再插手孩子的事. 也因此,父母和孩子都各自會有很多空間去發展自己想
做的事,或經營規劃自己的老年生活. 如果孩子成人後,對於父母有所感恩和回
饋,西方父母會欣然接受,但不會強求. 你問,可是養孩子要花錢、花時間,難
道這樣的投資不該得到一些回報嗎? 對於西方父母來說,養孩子並不是一種投資
報酬的關係. 如果有這層顧慮,那大可以選擇不要生小孩. 更何況,一個嬰兒
並不能替他自己決定要不要來到這個世上,而是父母決定要不要生下這個小孩,所
以把一定要「反哺」這個義務加諸在他身上,是非常不公平,且不合理的.
 
反觀東方的父母,真的很辛苦!常常是一輩子都在照顧孩子,並替他們負責. 結
果,孩子越來越依賴父母,父母也就越來越無法抽身. 所謂的「尼特族」或「啃老族」
或許就是這麼產生的. 當然啦,我本身對這兩個族群並無任何意見. 是否當一位
尼特族或啃老族,這純粹是每個人的選擇,也有可能是大環境下的影響. 東方的父
母常常視孩子為自己的財產,我個人認為,這樣的觀念抹煞了一個個體可以發展的機
會和可能,孩子於是是在達成父母自己曾經無法達成的願望. 但是,孩子的願望並
不等於父母的願望啊! 父母憑什麼這麼自以為是的認為自己想要的,就是孩子想要
的呢? 孩子往自己不想去的地方發展,會開心嗎? 會真心感謝父母為他的犧牲奉
獻嗎? 給予,是針對對方的需要去給予,對方才能感受得到,不是嗎? 父母應當
是有限度的對孩子想要發展的方向給予資源,剩下的,應該拿去成就自己想要的,這
樣,才比較能夠創造出雙贏的局面.
 
西方的方式,有好有壞. 好的是,父母和孩子再經過18年以後,都各自還可以有很
好的發展空間; 壞的是,家庭的凝聚力可能沒有那麼強. 東方的家庭方式,也是
有好有壞. 好的是,孩子可以從父母那邊得到無止境的資源;壞的是,自己本身在
發展方面不會有太大的自由. 我自身的家庭,父親對我採取的是非常西方的風格,
母親對我採取的卻是很傳統的作法,也就是所謂的「重男輕女」那一套. 所以,我自
己本身是傾向西方的風格. 當然,也很清楚此一作法的壞處. 我個人是認為,父
母對孩子的愛與照顧,是不能把它當作「投資報酬」這麼利益的關係來看待. 但是,
我並不認為孩子18歲後的死活,父母都應置之不理. 而應該是從一個輔助的角色呈
現,但孩子還是應該要負起自己的責任.
 
以同樣的西方思考邏輯來看,我不認為婆媳關係是存在的. 所謂的「婆婆」就只是老
公的媽媽. 硬要因為婚姻關係,而把一位沒有血緣關係的人,當作自己的媽,實在
是有違大自然的邏輯. 傳統東方家庭,要女人結婚後就放棄自己的原生家庭,是不
合理的. 那男人呢? 為何男人不也來放棄自己的家庭呢? 結婚應當是兩個可以
為自己負責的成人,對自己的家庭負起責任. 而所謂的婆婆,是在婚姻育兒這方面
的前輩,也許她所提供的參考資料會不符時宜,但相信仍舊是有可以運用的部分,有
我們尊敬之處. 因為老公並不是自己的財產,所以也就沒有跟婆婆爭的必要.我想
,這樣是比較平衡的想法吧.
 
在東方的家庭裡,孩子是家庭的重心;而在西方的家庭裡,夫妻才是家庭的核心. 
我認為,夫妻應該把重心放在彼此關係的經營上. 夫妻關係好,家裡的氣氛是和樂
的,通常孩子也較不易有偏差的行為個性. 因為,夫妻良好的關係通常表示兩人之
間溝通良好、合作無間,在淺移默化之中,孩子是會學習父母之間的溝通方式,甚至
是父母對孩子的溝通方式. 反之,過度的把焦點放在孩子身上,夫妻之間為的只是
要把例行生活瑣事處理完畢,彼此溝通不良,氣氛不和諧,孩子就容易找夫妻間的細
縫鑽. 於是,偏差的行為個性就易產生. 至於,我為什麼會這麼清楚呢? 因為
自己的父母以及朋友的父母,很多都是不良示範啊! 只是,我們自身的偏差想法,
是自己已經經過些許修正,算是在一般人可以理解的範圍內.我的完美主義就是一個
很好的例子~

我想,結論是這一方面的議題,本來就沒有一個絕對的答案. 所有的方法,都有好
有壞,大家也都各有自己的看法. 也許,我們都一起學習吧~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eardbn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