鯉魚潭
2011.6.11~14 我們在花蓮
繼慕谷慕魚之後,順著路出來,便是鯉魚潭. 此時已接近中午,艷陽高照,我們沒什麼心情去走環潭步
道,加上越來越多遊覽車開始停下來,人聲吵雜 (出門旅遊,如果是在戶外郊區的景點,我不喜歡週遭人
太多,打擾大自然的清幽).稍作休息,我們便繼續前進.
沿著路標來到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,它位於花蓮縣壽豐鄉池南村,即鯉魚潭池畔的山坡上、木瓜溪下游.
遊樂區分為池南區及木瓜山事業區. 團體可以事先申請解說服務,另有播放介紹影片. 這是一個滿
適合一家大小、學校校外旅遊的景點.
有趣的是,那天照理應是假日成人票票價,園區的售票員竟給我們優惠,還跟我們小聊了. 好像,每
回旅行總是能碰到一些熱心、很有人情味的人.
上圖:蒸氣集材機
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原為木材生產轉運站,區內隨處可見過去伐木生產之歷史痕跡,另經過造園手法植栽
美化配置,花木扶疏、綠草廣被。伐木遺跡因本區原為木材生產轉運站,區內陳列著過去伐木生產時歷盡
滄桑而功成身退的蒸汽機關車、汽油機關車、蒸汽集材機、平地運材等.
後山,其實還有一大片山林和步道,不過,我們就沒進去走了.
國家森林樂園的人告訴我們,順著路往南行約20分鐘,可以抵達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. 結果,實際上,
我們花了約40分鐘的時間. 不曉得是我們騎太慢,還是當地居民對路比較熟,我發現我們所花的時間永
遠比當地居民多上一、二倍呢.
林田山,原名「摩里沙卡」. 離花蓮市約四十公里,是個隱身在中央山脈腳下,因木材而繁華的小山城.
民國50年代是林田山伐木的全盛時期,約有二千多人居住於此. 城裡有國小、幼稚園、福利社、公共食
堂、火車站、修理廠、醫務室、豬灶、公共浴室、攤販市場、冰果店、米店、洗衣部、魚菜部、理燙髮部
等等,解決伐木員工生活各方面的需求. 民國60年代環保意識的抬頭,加上民國78年林務局政策改變,
小小的山城開始逐漸沒落. 後來,改經營成文化園區,開放給遊客.
上圖:山城裡的涼亭
以前運送木材的鐵路
以前的員工宿舍
當年森榮國小的操場和司令台
當年的教會
園區內的咖啡館
咖啡館內部
由於離天黑的時間還早,我們決定在回花蓮市的路上,繞去吉安鄉的慶修院. 結果,人家那天公休啊!
轉去附近的鬱金香花園夢幻城堡民宿,園區大門敞開,可是,整個園區空無一人,沒有遊客,沒有工作人
員,許多設施也很老舊,也許只是剛好碰上他們沒在營業吧. 而我們,也就速速離開了.
鬱金香花園夢幻城堡民宿
鬱金香花園夢幻城堡民宿
林田山文化園區 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
各館開放時間: 週一、週三~週日,09:00~17:00。(週二休館)
電話:平日03-8751117;星期例假日03-8752378
資料出處:
http://go.webwave.com.tw/11th/index.html
http://fw4.hccc.gov.tw/regional/0413/introduction.html
營業(開放)時間:每日8:00~17:00
電話:03-832-5141
資料來源: http://travel.network.com.tw/tourguide/point/showpage/102.html